
草本趣闻丨罗汉果
罗汉果被人们誉为“神仙果”,营养价值高,很多人只知道罗汉果具有润肺止咳功效,却不知道罗汉果的由来。
相传在很久以前,广西有一个古老的瑶寨,寨中有一位姓罗的樵夫。因为父亲早逝,樵夫和母亲相依为命,他勤于劳作,孝敬母亲,深得乡亲们的赞赏。
一年秋天,樵夫的母亲患了风寒症,整天咳喘不已。由于家中一贫如洗,没有钱去给母亲请郎中诊治,樵夫只好去山上砍柴,希望以卖柴所得的银两为母亲求医问药。
有一次在砍柴的时候,樵夫无意中砍到了一个马蜂窝,樵夫左手臂上被马蜂蜇到。被蜇处红肿起来,疼痛不已,并伴心悸气促,头晕目眩,樵夫只好下山回家。
路上,樵夫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水果香味,只看见不远处一簇青藤上结满了不知名的野果,饥渴难耐的樵夫便摘下一个野果吃了起来,没想到这野果不仅香甜可口,而且清凉怡人。于是,他突发奇想:说不定以清凉的果汁涂在伤口上会缓解疼痛呢。于是樵夫把果汁往伤口上涂,立马就感到伤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凉。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,伤处的疼痛竟开始缓解,没过多久,伤处红肿疼痛消失,仿佛未曾被马蜂蜇过一般。惊喜之余,他摘了好些野果带回家中,给患病的母亲当水果吃
樵夫的母亲吃了这种水果后,咳喘有所减轻,于是樵夫便天天上山采摘。一个月后,母亲的咳喘竟不治而愈。母亲吩咐樵夫大量采摘这种野果,晒干备用。每当遇上患有咳喘病的穷人,便免费送上,教病人煎水饮用,治愈了不少患咳喘病的人。
恰逢此时,一位周游列国,人称"汉郎中"的医生行至此地,听闻樵夫以野果治愈母亲咳喘病之事,心中一动,于是亲临樵夫家中,品尝这既能充饥又能治病的不知名野果。
汉郎中在樵夫的带领下上山采摘,潜心研究,看能否当药材使用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用,汉郎中发现此野果性味甘、凉,具有清肺止咳、化痰平喘、利咽润喉和润肠通便之功效,于是便广泛用于民间。由于樵夫姓罗,郎中名汉,后人为缅怀他们的功绩,便把这种不知名的野果称之为"罗汉果"。